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也是中小学教育培根铸魂的重要内容。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对青少年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第二,坚持分学科设计、有机融合、全科覆盖。《指南》明确提出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细化了不同学科革命传统的重点内容和形式,注意到学科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形成革命传统教育的整体效益。如语文注重选择反映革命传统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感悟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陶冶情操、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注重丰富和充实革命传统内容,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说明白,突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政治认同。历史注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引导学生系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历程,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培养高尚品德,形成优良作风。
课程教材是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还要以课程教材为龙头,推动教学设计、考试评价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协同党史文献工作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领和专业指导,并推动中小学与幼儿园、大学的系统衔接,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